范鐵軍院長帶隊赴烽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交流合作
2022年4月11日,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范鐵軍帶隊工業智能研究中心、低碳發展研究中心、事業發展處專業人員赴烽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與烽臺科技總經理龔亮華、高級合伙人訾立強、營銷副總裁劉春曉及有關部門主管領導,就鋼鐵領域工控安全解決方案及開拓雙方合作進行探討與交流。
龔亮華總經理介紹了烽臺科技的業務板塊、戰略布局、核心技術以及在工業重點行業完成的項目實施案例,表示烽臺科技作為一家面向工控安全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專注于工控安全產品技術研發與運營服務,致力于為工業領域用戶提供專業化、標準化的工控安全咨詢與評估服務,協助企業提升工控安全保障能力。聚焦我國鋼鐵領域工控系統信息安全現狀及實際防護需求,龔亮華總經理希望能夠與冶金規劃院加強對接、促進合作,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助力鋼鐵行業加快構建工控網絡安全防護保障體系,協助企業進行有效的風險管理與可靠的運營支撐。
范鐵軍院長介紹了冶金規劃院近年在助推鋼鐵行業和企業智能化升級、數字化轉型以及探索研究智能化管控平臺建設方面開展的重點工作和提供的專業服務,指出新形勢下智能制造是我國鋼鐵行業實現協同減排降碳、企業重塑競爭力的有力抓手,在推進有關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保障工控系統網絡信息安全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基礎工作,對于維護行業平穩運行、保障企業安全生產均具有重要意義,應加快建立完整、系統、全面的工控安全管理體系。范鐵軍院長希望雙方能夠加強優勢互補、推進資源整合,以先進適用、成熟可靠的專業技術與優質的定制化服務,共同助推我國鋼鐵行業和企業進一步增強工控系統安全防護能力,構筑完善的工業信息安全防線。
交流期間,范鐵軍院長一行還現場參觀了烽臺科技工控安全實驗室。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
工業智能研究中心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工業智能研究中心長期從事鋼鐵行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相關理論研究、規劃咨詢、標準制定、系統實施等工作,設計并研發的鋼鐵行業智能制造基礎支撐體系(iSteel)在30余家優秀鋼鐵企業獲得成功應用,探索出兼具適用性、經濟性、先進性和示范性的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升級路徑。
目前,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工業智能研究中心正在已有研究和實踐基礎上,在深度上充分挖掘數據價值,從經營計劃、訂單排產、能源平衡、成本優化等方面支撐企業實現“精準、高效、優質、低耗”運營,提升企業競爭力;在廣度上不斷擴展數字化網絡化覆蓋范圍,從計劃、質量、設備、物流、能源、成本、安全、環保等方面納入更多數據要素,積累更多數據資產。工業智能研究中心將依托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一體兩翼”大平臺,以iSteel體系為基礎,連接更多行業優秀資源,為全行業提供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升級“一站式”服務。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
低碳發展研究中心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低碳發展研究中心致力于健全完善鋼鐵行業低碳轉型頂層設計,搭建促進行業低碳發展完整產業鏈,主要成果及業務方向體現以下幾方面。
?。ㄒ唬嫿–+4E 低碳發展理論體系及方法學
不斷夯實鋼鐵低碳發展方法學,經過近10年的研究,率先構建了以“提高碳生產率(Carbon Productivity)為核心,實現節約能源(Energy Saving),提高經濟效益(Economic Efficiency),環境協同治理(Environment Synergy),構建鋼鐵生態產業鏈(Eco-industrial Chain)”為核心思想的鋼鐵C+4E低碳發展理論體系及方法學,為鋼鐵行業開展碳達峰及降碳行動提供堅實理論依據和科學操作指南。
(二)強化規劃降碳引領
在“雙碳”目標下,充分發揮規劃降碳引領作用,以C+4E 低碳發展方法學為理論基礎,構建完善技術工具手段,為上百家鋼鐵企業開展碳達峰及降碳規劃,構建“5+1”降碳路徑模式,通過推動綠色布局、節能與能效提升、用能及流程結構優化、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低碳技術創新應用以及體制機制完善等,有效支撐鋼鐵行業推進碳達峰及降碳工作。
?。ㄈ嫿ǖ吞及l展指數評價體系
緊密圍繞鋼鐵碳達峰及降碳目標與路徑,持續推進制度創新,構建鋼鐵低碳發展指數評價體系,涵蓋1個評價指標、4個關鍵方向、8個重點目標及若干具體指標,實現多維度、系統化科學評價鋼鐵企業低碳發展水平。同時,通過構建一套適用于鋼鐵行業可監測計量、可決策分析、可管控的科學評估體系,有效提升以低碳為統領的監管效能。
(四)建設全過程減碳降污協同管控平臺
將數字化、低碳化相結合,研究建立基于工業互聯網的超低排放與低碳協同管控數字化平臺,實現碳素流可視可管可控以及鋼鐵企業生產全過程的碳排放監測、統計、對標,支撐企業開展碳排放水平、碳足跡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分析研究,以碳效率為核心優化生產工藝及管理,實現生產工序碳排放過程目標管控、碳排放預警管控及減碳降污協同管控。
(五)構建鋼鐵綠色金融支撐體系
構建鋼鐵行業碳資產管理體系,開發碳交易市場投資組合策略模型,與相關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密切合作與交流,構建鋼鐵綠色金融支撐體系,有效提升綠色金融對于鋼鐵行業節能降碳領域的有效供給能力和水平。協助多家鋼鐵企業盤查碳資源,開發碳資產,形成碳資本。
?。┐罱夹g創新支撐平臺
承擔工業低碳發展聯盟秘書處、全球低碳冶金創新聯盟秘書處工作,協助組織開展工業領域20大低碳技術評選工作,有效支撐中國寶武碳中和路徑研究。同時,與多家國際、國內技術服務商開展合作,以實際行動有效激發各相關利益方推動低碳技術創新,加強科技創新在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中的支撐引領作用。
(七)低碳領域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
基于對鋼鐵低碳轉型的長期研究積淀及深刻理解,組織專家隊伍為數家企業開展低碳轉型相關培訓工作,從“雙碳”目標提出的背景和理論認識、我國鋼鐵行業及碳排放現狀分析、實現“雙碳”目標的挑戰和機遇以及碳達峰碳中和中長期實現路徑、碳資產管理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系統分享,持續提升行業和企業低碳轉型理念意識及認識水平。
(八)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積極跟蹤研究鋼鐵行業低碳發展“熱焦難”問題,為鋼鐵行業應對國際挑戰做好分析應對,持續促進鋼鐵行業開展國際合作,不斷提升鋼鐵企業國際競爭力。結合國內外碳定價機制,通過積極開展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對中國鋼鐵行業影響研究、歐盟碳配額分配方案研究等,不斷增強對國際規則的了解,提升我國鋼鐵行業參與國際規則制定的能力和國際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