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規劃院與重慶鋼鐵今日召開《重慶鋼鐵碳達峰及減碳規劃》項目啟動會
2022年4月6日,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與重慶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以視頻會議形式,組織召開《重慶鋼鐵碳達峰及減碳規劃》項目啟動會。重慶鋼鐵董事長張文學、總裁謝志雄、高級副總裁孟文旺、高級副總裁張永忠,以及行政管理部、經營財務部、人力資源部、安全保衛部、投資管理部、營銷中心、原料采購中心、制造管理部、設備管理部、能源環保部、物流運輸部、煉鐵廠、煉鋼廠、軋鋼廠有關領導和負責人;冶金規劃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李新創,以及由低碳發展研究中心、能源處、冶煉原料處、軋鋼處、總圖物流處、經濟處、環保中心、生命周期評價中心專業人員組成的項目團隊,共同參加會議。啟動會由張永忠高級副總裁主持。
張文學董事長對冶金規劃院多年來給予重慶鋼鐵的有力專業支持表示感謝,并基于中國寶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以及重慶鋼鐵現有發展規模、生產工藝裝備和近年碳排放與碳交易情況,介紹了重慶鋼鐵在構建“雙碳”組織體系和制度體系、研究探索節能降碳路徑等方面開展的工作實踐和整體思路,并對《重慶鋼鐵碳達峰及減碳規劃》的編制提出具體需求和要求。他指出,鋼鐵行業和企業低碳轉型挑戰嚴峻、勢在必行,重慶鋼鐵積極響應、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及中國寶武“雙碳”決策部署,高度重視并大力推進規劃降碳、效率降碳、工藝降碳、技術降碳、綠色降碳、鏈圈降碳等工作,其中頂層設計的統籌規劃是至關重要的一環,也是今年重慶鋼鐵工作任務的重中之重。張文學董事長希望冶金規劃院專家團隊能夠幫助重慶鋼鐵基于自身發展實際,明確低碳轉型目標和具體實施路徑,并表示重慶鋼鐵將全力配合冶金規劃院做細做實資料收集、現場調研等相關工作,為《重慶鋼鐵碳達峰及減碳規劃》的科學編制奠定堅實基礎,確保各階段工作任務高質量完成。
李新創書記感謝重慶鋼鐵長期以來對冶金規劃院的支持與信任,并對重慶鋼鐵近年取得的發展進步和突出成績表示敬意。結合國家“雙碳”決策部署、低碳政策導向和我國鋼鐵行業發展現狀與流程結構特點,他分析指出,鋼鐵低碳轉型是推進“雙碳”目標實現的必然要求,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要,是加快建設美麗中國的根本要求;低碳轉型不是簡單的節能減排,而是關乎我國鋼鐵行業和企業未來發展權和發展方式的重要命題,應給予高度重視,應依靠科學發展和科技進步,在發展中降碳、在降碳中發展,尤其是應加快推進占比高達90%的高爐-轉爐長流程的降碳工作;而且,低碳轉型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不是一時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須長期堅持的要求,因此“規劃引領”尤為重要,《重慶鋼鐵碳達峰及減碳規劃》的編制意義重大。李新創書記表示,冶金規劃院高度重視《重慶鋼鐵碳達峰及減碳規劃》項目,在前期已開展工作基礎上組建了全鏈條項目團隊,將全力協助重慶鋼鐵圓滿完成項目任務,努力搭建低碳發展“一站式”服務平臺,為重慶鋼鐵低碳轉型做好全面支撐。
會議期間,張永忠高級副總裁介紹了《重慶鋼鐵碳達峰及減碳規劃》的項目背景。冶金規劃院低碳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冰代表項目組,從項目團隊組成、項目編制大綱、規劃編制要點、工作計劃安排及預期效果等方面,系統匯報了冶金規劃院為重慶鋼鐵量身定做的碳達峰及減碳規劃有關內容。雙方還就《重慶鋼鐵碳達峰及減碳規劃》后續調研工作的開展進行對接交流和安排部署。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
低碳發展研究中心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低碳發展研究中心致力于健全完善鋼鐵行業低碳轉型頂層設計,搭建促進行業低碳發展完整產業鏈,主要成果及業務方向體現以下幾方面。
(一)構建C+4E 低碳發展理論體系及方法學
不斷夯實鋼鐵低碳發展方法學,經過近10年的研究,率先構建了以“提高碳生產率(Carbon Productivity)為核心,實現節約能源(Energy Saving),提高經濟效益(Economic Efficiency),環境協同治理(Environment Synergy),構建鋼鐵生態產業鏈(Eco-industrial Chain)”為核心思想的鋼鐵C+4E低碳發展理論體系及方法學,為鋼鐵行業開展碳達峰及降碳行動提供堅實理論依據和科學操作指南。
(二)強化規劃降碳引領
在“雙碳”目標下,充分發揮規劃降碳引領作用,以C+4E 低碳發展方法學為理論基礎,構建完善技術工具手段,為上百家鋼鐵企業開展碳達峰及降碳規劃,構建“5+1”降碳路徑模式,通過推動綠色布局、節能與能效提升、用能及流程結構優化、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低碳技術創新應用以及體制機制完善等,有效支撐鋼鐵行業推進碳達峰及降碳工作。
(三)構建低碳發展指數評價體系
緊密圍繞鋼鐵碳達峰及降碳目標與路徑,持續推進制度創新,構建鋼鐵低碳發展指數評價體系,涵蓋1個評價指標、4個關鍵方向、8個重點目標及若干具體指標,實現多維度、系統化科學評價鋼鐵企業低碳發展水平。同時,通過構建一套適用于鋼鐵行業可監測計量、可決策分析、可管控的科學評估體系,有效提升以低碳為統領的監管效能。
(四)建設全過程減碳降污協同管控平臺
將數字化、低碳化相結合,研究建立基于工業互聯網的超低排放與低碳協同管控數字化平臺,實現碳素流可視可管可控以及鋼鐵企業生產全過程的碳排放監測、統計、對標,支撐企業開展碳排放水平、碳足跡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分析研究,以碳效率為核心優化生產工藝及管理,實現生產工序碳排放過程目標管控、碳排放預警管控及減碳降污協同管控。
?。ㄎ澹嫿ㄤ撹F綠色金融支撐體系
構建鋼鐵行業碳資產管理體系,開發碳交易市場投資組合策略模型,與相關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密切合作與交流,構建鋼鐵綠色金融支撐體系,有效提升綠色金融對于鋼鐵行業節能降碳領域的有效供給能力和水平。協助多家鋼鐵企業盤查碳資源,開發碳資產,形成碳資本。
?。┐罱夹g創新支撐平臺
承擔工業低碳發展聯盟秘書處、全球低碳冶金創新聯盟秘書處工作,協助組織開展工業領域20大低碳技術評選工作,有效支撐中國寶武碳中和路徑研究。同時,與多家國際、國內技術服務商開展合作,以實際行動有效激發各相關利益方推動低碳技術創新,加強科技創新在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中的支撐引領作用。
(七)低碳領域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
基于對鋼鐵低碳轉型的長期研究積淀及深刻理解,組織專家隊伍為數家企業開展低碳轉型相關培訓工作,從“雙碳”目標提出的背景和理論認識、我國鋼鐵行業及碳排放現狀分析、實現“雙碳”目標的挑戰和機遇以及碳達峰碳中和中長期實現路徑、碳資產管理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系統分享,持續提升行業和企業低碳轉型理念意識及認識水平。
(八)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積極跟蹤研究鋼鐵行業低碳發展“熱焦難”問題,為鋼鐵行業應對國際挑戰做好分析應對,持續促進鋼鐵行業開展國際合作,不斷提升鋼鐵企業國際競爭力。結合國內外碳定價機制,通過積極開展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對中國鋼鐵行業影響研究、歐盟碳配額分配方案研究等,不斷增強對國際規則的了解,提升我國鋼鐵行業參與國際規則制定的能力和國際話語權。